自2022年起,江南布衣发起中国传统手工艺材料研究项目,将与布有关的一切设计可能解构到穷尽。
我们希望回到一件衣服的起点,从一根线出发,探索线是如何织造成布,如何被染色与印上图案,如何装饰或缝合织好的布......
三部讲述传统织物、工艺精神与人物故事的纪录片:织物背后是那些世代传承其织造工艺的人,是这一方水土和那些默默努力的人们,在收集织物资料的同时,也记录这些人物、工艺和他们的织物人生,希望通过以视频纪录片的形式,传播情感与人文价值感。
基于交错编织的研究,我们记录手工艺,用解构的方式呈现它们的原理,并将全部的研究过程浓缩在「编织交错·工艺研究图」、「编织交错·手编图」和「编织交错·织造图」三幅研究图中。
「编织交错·工艺研究图」对于纤维、纱线、手编、织造工具与传统特色织物的工艺流程进行了梳理。「编织交错·手编图」和「编织交错·织造图」是研究内容的材料记录,从编织交错的结构出发,把日常不易被注意的结构放大或用其它材料重新表现,呈现了编织结构与材料的关系。
布尽其用实验室是位于江南布衣公司总部的一个材料图书馆,收纳了布尽其用项目产生的所有实物材料,跟随项目的发展持续更新。同时布尽其用实验室也是一个试验场, 面对江南布衣公司内部日常开放,供设计师寻找灵感和做材料试验。不定期也会有手工艺体验工作营。
传统织物承载着历史的深邃与文化的广阔,当匠人匠心与手工的温度相遇,便赋予了织物生命,让故事跃然“布”上,布尽其用从广博浩汤的织物文化中撷取吉光片羽,讲述关于材质之美工艺之精和匠心之琢的动人故事。
第二年的研究主题为“编织套锁”,线与线除了能以经纬交错的方式织造成布,亦可通过线圈一环套一环自由交接组合,纤维扣结成点,点串成线,线连成面,面弯成体,不需要复杂的织机,人们随时用手打结、用针串套就可以创造这种充满想象力的结构。
破土而出的草种,象征着草原之上旺盛的生命力,会治愈一切不如意,而这疗愈一切的力量,源自于牧民心中的信仰。现在,跟随「布尽其用」的镜头走进若尔盖草原。
第三年研究围绕纤维以及布料获得色彩的方式展开,研究将涉及到传统手工艺如何从自然材料获得色彩,如何通过浸、扎、折、画、印等技法获得丰富色彩效果。
今年是布尽其用项目开展的第三年,在江南布衣品牌30周年活动中,布尽其用特别创作主题特展,首次以全面而丰满的姿态,在展览中将研究过程的点滴与成果悉数呈现。
第四年的研究将探讨如何通过线的穿梭让织造好的布料获得又一层的装饰或新的性能。“纳”即是缝纫,在传统手工艺中多样的线迹既被用作创造布料的多样肌理,也被用于连接布料,加厚或者加大。“绣”可以被看作是布料表面的又一层编织,构成色彩或者图案的装饰。
第五年研究是对已经织造、印染、装饰完成的布料进行更近一步功能性探索,寻找传统手工艺中通过带/扣/袢等配饰的添加,构成可自由开合的连接。 多元材料的使用,微观的榫卯原理,使布料的连接具有更多探索可能性。
2024/05/15
2023/01/30
2022/10/20